7月7日因應台中市颱風假,為顧及病患安全,全天停診,原預訂之手術及治療也暫停,已安排手術或治療之患者請於週二主動來電安排時間(週二診所上班時也會去電更改時間) 禁止任何網際網路服務業者轉錄其網路資訊之內容供人點閱 04-2310-9070 0800-000710 青春痘│濕疹│異位性皮膚炎│蕁麻疹│富貴手│香港腳│頭癬│灰指甲│水痘│疣 果酸換膚│保濕導入│雷射│除毛│除斑│除痣│除疤│除刺青│洗眼線│洗眉│音波拉皮│電波拉皮 魚尾紋│抬頭紋│皺眉紋│玻尿酸│國字臉│舒顏萃│輕中度漏尿 靜脈曲張│粉瘤│眼袋│雙眼皮│隆鼻│抽脂│埋線│狐臭腋下多汗│手汗

水痘

水痘

分享到

 

水痘是一種傳染性疾病潛伏期為 2~3 週

傳染力極強,自出疹的前 5 天起(通常為前 1~2 天)到第一批水疱出現後5天之間都有傳染力

完全結痂後才不具傳染性

可經由皮膚直接接觸,飛沫或空氣傳染,接觸到水疱液或黏膜分泌物也可能感染

 

成因

 

水痘是由水痘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多發生在12歲以下的兒童身上

雖然幾乎所有人於感染水痘後都會終身免疫

但水痘病毒仍可能潛伏於人體內,並可在多年後復發引致「帶狀疱疹」,俗稱「皮蛇」

 

傳染期

 

通常由患者出疹前1 - 2天,至所有小水疱變乾。水痘的傳染性極高,尤其是在患者出疹的初期

 

症狀

 

前驅症狀有微燒(37.5~39°C)、顫抖、腹痛、肌肉或關節酸痛約 2~5 天

皮膚上初期會出現丘疹或斑疹,然後多由臉、頭皮往軀幹及四肢延伸,全身性的皮疹逐漸快速顯現

隨後變成水泡,豆狀小水泡清徹透紅,小水疱維持約3 - 4天,然後變乾,最後留下粒狀痂皮

成人得到水痘會有更嚴重的全身症狀,且有較高的併發症風險,常見的併發症為肺炎和腦膜炎

大人在在出疹前1至2天容易有發燒及不適,與小孩出現皮疹的病程有所不同

 

治療

患者通常約於2 - 4星期內痊癒

  1. 外敷
    1. 保持傷口清潔乾淨。
    2. 水泡處塗抹藥膏乾凅時,可用生理食鹽水濕敷去除藥膏後再厚塗另一次藥膏,並使用消毒過紗布覆蓋。
    3. 水泡破時:可按醫囑塗抹藥膏並覆蓋紗布,將傷口內分泌物吸出
    4. 有水泡時:可用生理食鹽水濕敷或依醫囑塗抹藥膏。
  2. 內服
    1. 按醫囑服用藥物,主要為止痛藥、止癢藥(抗組織胺)或退燒藥,以紓緩病徵。
    2. 如出現發燒,應多喝開水和多休息。

 

併發症

水痘屬於輕微疾病,並會自行痊癒。不過,有部分患者的傷口可能會出現細菌感染

抵抗力弱的人和孕婦,患上嚴重的併發症如肺炎和腦炎的機會較高

初生嬰兒若染上水痘,病情會較嚴重,甚至危及性命

婦女在懷孕初期若染上水痘,可能導致胎兒出現先天性缺陷

 

注意事項

  • 目前已有抗病毒藥物可以有效治療水痘,出現紅疹或水泡等疑似水痘病徵時,請立即就醫治療
  • 請立即對病人採取隔離措施,並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 病人應遵循呼吸道衛生與咳嗽禮節,直到水泡變乾結痂為止,同住者應維持良好的個人及環境衞生,保持雙手清潔
  • 感染者應避免接觸未接種水痘疫苗的嬰幼兒、孕婦及免疫功能低下者等水痘高危險群孕婦感染水痘可能會導致胎兒先天性缺陷,免疫低下者罹患水痘容易併發肺炎和腦炎。
  • 學生得到水痘時,應不要到校上課,而應請假在家休息到水泡結痂,且最好由醫師 評估傳染力已大幅降低後再復課。
  • 施打疫苗是目前預防水痘的最佳方法,出生滿 1 歲的幼兒應儘速由醫師評估接種。
  • 曾施打水痘疫苗者仍可能感染水痘,稱突破感染(Breakthrough infection),其症狀較輕微或較不典型,可能不發燒或發燒溫度較低,水疱也少於50 顆,病程通常比未接種者較短(4到6天)。突破感染患者的傳染力約為未曾接種疫苗患者的一半,若水疱多於50處,則傳染力更強,不宜忽視,罹病期間仍應與他人適度區隔。
  • 睡眠時可穿上清潔的棉手套,以免抓破小水疱而引致皮膚發炎及留下疤痕。
  • 應避免與孕婦和抵抗力弱的人士接觸。
  • 患上水痘的兒童不應返回學校/幼稚園/幼稚園暨幼兒中心/幼兒中心,應留在家中直至所有小水疱變乾,以免把病毒傳染給校內其他同學。
  • 家長須留心觀察兒童的病情。如出現持續發燒、拒絕進食、嘔吐或嗜睡等病徵,應及早求診。
  • 家長亦要小心觀察家中其他兒童,是否出現水痘的病徵。

 

免疫接種

現時已有疫苗預防此病,約9成接種疫苗的人士都可以產生免疫能力

曾接種水痘疫苗者仍可能感染水痘(稱「突破感染」)

其症狀通常較為輕微或較不典型,水疱數目亦較少,紅疹通常以斑丘疹為主而非水疱,病程通常比未有接種疫苗者較短